李雪琴:西周甲骨的一些研究

2024-09-13 -

帝辛卜辞_帝辛的帝_帝辛做的诗

对古代使用的甲骨文的考古认识,始于殷墟。殷庵出品的甲骨都是商朝的,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说到甲骨文,尤其是甲骨文,人们总是会想到商朝。其实,用甲骨占卜的习俗早在商朝之前就已经很普遍了,并在商朝灭亡后继续存在,甚至在近代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也存在。周人的经典中有很多关于占卜的记载,一些学者也曾根据它们研究过殷僩的甲骨,但周甲骨的实物直到解放后才被发现和鉴定。

根据现有资料,最早的西周布骨块于1951年在陕西省滨县获得,是头骨的骨砂部分,有13个钻孔的地方,陈孟甲先生认为是“阴末周初的东西”[1]。此骨骼上没有文本。1954 年,在山西省洪东县方堆村南发现了两个版本的《步骨》,其中比较完整的是左头骨,刻有八个字 [2],我们根据当时的字体判断它是西周不辞 [3]。这是首次发现西周的甲骨文。

至此,西周的甲骨文相继在四个地方相继发现,除鸿东坊堆外,还有陕西长安的风嚣遗址、北京昌平的百福遗址和陕西阜丰岐山的周元遗址。其中,周元发现的甲骨文最多,占卜内容丰富,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现在,西周甲骨的研究已成为甲骨文科学中一个新的重要项目。

一是西周比较完整的甲骨文

像尹寅的甲骨一样,西周无字的甲骨较多,有字、完整也比较少见。西周不甲因为招牌的缘故排列得非常密集,特别容易破。昌平百府出土的步甲和岐山奉霄发现的大量步甲已被破碎成小块,难以共轭修复。如果我们想了解西周甲骨的原貌,认清他们的占卜风格,首先要观察那几件相对完整的有现存字的甲骨。阜丰齐家村的甲骨文(编者注:简报见本期杂志)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例子。

阜丰齐家村 H3:1 不甲,虽然两桥和尾巴都已破损,但却是目前所见唯一较完整的西周人物铠甲。这种版本的腹甲的特点是盔甲的头部被挖出,留下一个半圆形的前部。同坑上的无字腹甲,形状一样,可以看出有一座非常宽的铠甲桥。1952 年,在河南洛阳泰山寺发现的半版腹甲[4],甲甲的第一部分以完全相同的方式修复,中间有一个浅圆孔。同样的圆洞,在齐家村的H3无字铠甲中也发现了。在周元的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不甲,可见以上特点都是为西周的腹甲定制的。

H3:1 步甲的凿子都是方形的,车的一侧刻有纵槽,用来形成步兆的车身。泰山寺的肚甲也是如此。齐家村 H3 的无字盔甲有单独的圆钻,但不得钻上金刚石。这些腹甲的标志排列有序,铃铛的枝条朝内。占卜刻在相关赵的支部侧面,并沿着赵之的方向,即朝着腹甲的中线“千里道”前进,这在商代是看不到的。H3:1 一共有五个字,可分为三组,试读为:

(1) (思考)。

(皇家)在永恒的冬天(决赛)?

(思想)。

(Royal) 按辞职顺序?

(2) 宝祯宫,冀。

(3) 使用妾室。

这也是他的死因。

第一组两个字是相互关联的,但并不像尹旭占卜那样对真不利。这两个字在《千里路》的两边,也是不对称的。字首的「”字是西周甲骨文中常用的字,发音为「Si」或「Si」[5]。“禹”,义是上进的。这两个词都是问题,大意是:我们能得到永恒的结局吗?我可以躺下吗?为了祝福而祝福的话语。第二组字,「吉祥」字刻在昭知的另一面,是评判吉祥恶的占卜。第三组两个字并不违贞,「by”疑读成詹的「繇」,而「”是逃跑的女奴,所以内容与奴隶侍女的逃跑有关。这两个字和第二组词一样,都不是问题,大部分都和殷虚占卜不同。

齐家村的 NH1:1 头骨与尹圩骨明显不同。这块骨头是正的,砂浆朝下,与尹僾的刀刃相反。至少有三排圆钻,两条与占卜有关的线条,万亿枝条面对面,这在阴墟的骨头上也是看不到的。占卜刻在两行标志的底部,文字是:

国王是我的牧羊人?□布。

“取”,追随正义。“我牧养”,我的郊区。“单身”,疑似”。

“这个词的省份(狩猎)。整个辞职就是问国王是不是自己镇郊的打猎,可见辞职不是国王。

齐家村采摘 112 个头骨,骨灰泥也是向下的。磨牙只减半而不去除磨牙角,这与NH1:1一致。蔡 112 也有一个相对的占卜星座,占卜在星座的下方,还有云字:

□□ Zhen

卜 说:其衣、车、马、囟 (Si) 又

根据尹兜占卜词常分为「衣追」,也就是追的意思,这里的「衣马」指的是车马的集合。“再一次

它可以读作 “”,这也是关于田野狩猎的占卜。这个头骨与 NH1:1 土地相邻并非偶然。

94 头骨的形状、修复和钻头的形状与上述两个版本相同,也有相对内敛的迹象。不同的是,这骨头的四个占卜字,各保持万亿横竖,但遗憾的是,字很模糊,只有一个“礼”字可以确认。NH1:1 和蔡 112 都是一字一万亿,而蔡 94 是一字一万亿,与尹虚甲骨有这样的区别。

齐家村T1:1头骨,只剩下宽阔的骨头表面,还能看出砂浆是向下放置的。从剩下的部分可以看出,肩胛骨已经被剃掉了,露出了骨头松散的品质,这与寅兢大部分的刀片是一致的。不过,这块骨头是在原来的肩胛骨位置上钻的,这在尹兜中极为罕见。步兆铭文行的左侧,应分为两个字:

(下面)和(有)词?Day:哀悼和怀疑都在融化。

(上文)和(不得不)说?日期: 佛食

(生日) 贾 (只) 萍 (和平) 虞 (?)糯。

字符很小,难以阅读。推测这两个字是关于甄的问题,下面的字是占卜。

Cai 108 是砂浆朝下的叶片中心部分,两侧均已破损。在字的正面守着相关的标志,在背面你可以看到四个字,相关的标志在丢失的部分。另外,反面左上角还有一个字,今天还有一个“五”字。这块骨头的肩胛骨没有变平,与前面相关的圆菱正好在肩胛骨的位置,这与上面提到的阴废骨不同。

1956 年,在陕西省长安市张家坡发现了两块头骨,词汇与蔡 108 相似。他们不切磨牙,磨牙向下,钻头形状与 Cai 108 相同。

从鸿东坊桩中出土的骨头,修复和钻孔的形式与上述一致。其白色的角未被切断,肩胛骨扁平,白色下颈上有十六颗不规则分布的圆钻,骨扇右侧有一排五颗圆钻,铭文为一行八字。原始传真中存在不准确之处,可以读作:

北宫

第三,囟门 (Si) 和(有)疾病?纯洁。

真文的“真”放在讲话的结尾,齐家村的NH1:1骨头末尾有个“”

“布”也差不多,没有尹旭占卜这样的例子。方堆布骨的特点是骨灰浆向上是正的,这与其他西周布骨相反。

2. 商周甲骨比较

根据目前可以看到的比较完整的西周甲骨,我们对西周甲骨的特点做了初步的探讨。这些特征,由于标本数量少,可能并不都具有代表性,需要结合各地发现的西周甲骨,主要是岐山凤凰雏鸟出土的产品,进行进一步调查。

众所周知,周人的占卜方法在材料上是龟骨的组合。除了腹甲,有时也会使用背甲,背甲的碎片在昌平白府可以看到。在岐山峰晓 F1 房屋地基现场的 H11 坑中发现了 17000 多块甲骨,其中只有 300 多块被分割出来,这可能是因为龟骨是分开存放的,这并不意味着当时使用龟壳的比较多。著名的殷墟小屯的 YH127 坑也发现了 17000 多枚龟壳,只有八片刀刃,和凤凰 H11 一样,骨头上没有文字。研究证明,与YH127的龟壳同时被占卜的同文头骨很多,散落在各种记录中,集中发现龟壳只能说明它们没有与骨头一起存放。周人使用的龟类种类尚未得到科学鉴定。骨头仅限于头骨,骨头以牛骨为主,与殷墟的商代骨头相似。

就甲骨的形状而言,商和周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西周的腹甲,一头挖后边宽阔,一眼就能看出它与商代不甲在殷虚、济南大辛庄等地不同。西周的颅骨修复比较简单,臼齿一般不被锯掉,这不像殷虚中的大部分骨骼那样细腻,但也有一些殷虚中也有一些类似的标本,修复简单。西周甲骨的突出特点是钻孔和凿子的形状。它的盔甲绝大多数都有规则而密集的方形凿子[6],这在商代甲骨文中没有发现。它的占卜骨头有一颗圆金刚石,钻孔规则,底部平整,要用钻头钻出来,不像一些尹虚的圆“钻”骨实际上是挖出来的。方凿和圆钻都刻有纵向凹槽,方凿的凹槽在一侧,圆钻的凹槽在中心,就是所谓的猫眼形状。龟

壳经过钻孔和凿刻,古书被称为“开龟”。“周丽·占卜者“云:”四星开,一日为方标,二日为好兆头,三为正兆,四日为弓兆。“Open ”是“ ·绵“,毛传云:”契,也开。孙志让《周理义》卷四十七:“开龟,遮其发展预兆,包括钻孔凿

换句话说,毛的传是以操练为基础的,正气也是合理的。《龟不潼考》指出,毛的说法是对的,而“开龟”的意思是钻凿:

“所谓四万亿在〜周 ”“占卜者”不是万亿,而是张开的形象。方'、'弓'、'义'、'功'也是钻孔的形状。“方兆”是方形的,“弓兆”是半圆形的,“贡兆”和“正兆”是不可知的。”[7]

《通考》的作者只见过殷虚的甲骨文,所以无法解释方凿是什么样子的。现在我们在西周不甲上常见的方凿,应该是四万亿的“周里”中的第一把。

商朝和周朝的甲骨文都是预兆,也就是说,它们总是与某种预兆相关联。西周的一些甲骨文被雕刻得像玉米一样小,以便将单词限制在相关的预兆中,而不是将它们与其他预兆混合。尹兜的甲骨大部分都是万亿级的,还有“一、二、三、四......等数字都刻在赵的侧面,很容易看出万亿与占卜之间的联系,所以占卜可以雕刻得更大一些。同时,尹僾的甲骨上经常有划定的边界,分解出无关的预兆或文字。西周的甲骨也有一些边界分隔占卜。上一节提到了 1956 年在长安张家坡出土的其中一个头骨,一万亿的外面刻着“.

形状线用于标记与单词“”关联的符号的位置。在岐山风孝 H11:22 不甲 [8] 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铭文,而这条标记线在尹兜的甲骨文中没有找到。

根据文献记载,占卜有时查阅有固定词的书籍,有时则与没有固定词的事物一起取。已发现的商、周占卜词属于随事范畴,但西周占卜的格式比商朝要简单得多。尹僾骨甲骨的铭文一般分为签名、签字、先例、贞洁、职业、验证。西周的甲骨文只有先例、贞洁和占有,而且大多数都只有贞洁。

只有贞操词,比如凤凰 H11:20:“ (Si) 死音?H11:132: “......王银琴(真)?」“有先例和贞洁之分,如丰 H11:1 先例'癸巳 易文武帝 易宗真〝。”有贞洁和占卜,比如前面的七家村 T1:1 的例子。

“史记·太师公自序云:“三王是不同的,四者不同,但各决定好坏。“商代和周代的甲骨文有许多根本的区别,应该认为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传统。西周的甲骨并不是尹墟甲骨的直接延续。

尹僾的甲骨进行了细分,其实也有不同的占卜传统。使用我们最近提出的分组方法 [9],殷虚甲骨至少有两个主要系统:

第一系统:嘉宾组、出组、何组、黄组。

第二个系统:

组、日历组、未命名组。

前者系统中的龟骨组合和后系统中特殊刀片的发展是最显着的区别。西周的甲骨与这两个系统的差距非常大。值得注意的是,在尹僾中也有类似于西周的占卜词,即 1950 年在西盘茸西区出土的一块头骨。根据报道,头骨来自 SP11 小型勘探坑,“在这个坑中,有一块磨石、一个带板的陶炉、一个红色陶罐、一个灰色陶罐、一个陶兽头和三块大骨头”[10],估计是一具活着的遗骸。占卜骨中有占卜版本,字体词汇与西周相同,但砂浆的边角像其他阴废骨一样被切掉。由此可见,到了殷晚年的时候,殷已经有了周人的那种占卜。

3. 凤凰甲骨的年龄西

周的甲骨文已经被发现,有些年代不难确定,如西周初墓的百福龟壳,以及西周中期的齐家村甲骨。凤凰雏鸟的甲骨原本存放在地窖中,碎片众多且碎片分散,需要仔细分析。

寅圩的甲骨大部分也是在地窖里发现的,“因为当时大部分甲骨使用后都被丢弃了,所以大多是碎片,从灰坑里出来的。[11]在为数不多的发现大量完整甲骨的坑中,比如YH127,甲骨也被倒入其中,坑内有碎片甚至人骨。褚少孙补充了《史记·龟策传》云:“听说夏音占卜的愿望是取蓍草龟,已经被丢弃了,以为这龟不是灵性的,久久不神。到占卜师的周房,常宝蓍草龟。“从凤凰的地窖来看,西周使用的甲骨还是被丢弃的。所以,凤凰雏鸡H11就是一个坑,步家的年龄有早晚之差。

1979年,作者在中国古字研究会年会上提出:“周元占卜中的一些'王者'不是周的国王,而是商帝欣帝。同一个词“周方波”指的是习伯昌,他后来被称为温王。这些划分,从他们的接受者的角度来看,是真正的 Dixin 划分。[12]我们很高兴地得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David N.教授也主张同一部电影的制作者不是周军,而是他的敌人。这种不甲在凤凰H11中有好几篇,文字小而规,与其他的不一样。占卜大多是祭祀商始王,而且大多是在文武定或文武帝仪宗的庙中占卜,文字与最新的尹兜占卜比较接近。我们相信,这些是周人为商王占卜的龟壳,它们的年龄可以确定为周温王的时代,也是这个坑占卜中最早的。从在寅僝发现的类似于周人的骨头来看,这些龟壳可能是从商朝的首都带回来的。

《风小不甲》中的太保和毕公是吴王、程王和康王的人物。H11:83 关于楚子,我们已经指出,熊毅成为国王时应该加冕。

卜甲有“征服巢穴”和“斩蜀”等词。蜀是在今天的成都,当武王有随从打仗时,见《商书 ·教牧誓言”。“易周书 ·《天下囚徒》包含,在武克尚王之后,“庚子、陈本明砍伐磨坊、百味令砍伐玄芳、新荒天缘砍伐蜀物”。夷思、陈本、新皇、舒、墨之,告家禽火侯、爱侯,俘虏侯侯小陈四十有六人,家禽八百人有三十两,并告其余囚犯。“这是另一个蜀国,是商朝的附庸国,朱有增的《易周书训学校解经》疑似在山东泰安西书阁。Shu 和 Keshu 的占卜可能指的是后者。

朝本是商朝的一位亲王,武王征服了商朝,见《商书序》。湄洄是南方的一个国家,位于今天的安徽省湄县 [13]。张家坡在长安出产的青铜鼎上刻有“侯爵得窝夺金冠”的铭文[14],是周朝的开端,应与“攻王府”同时进行。穆士班王篡夺了明云的《秉书、范、巢》,这三个都是偏远的国家。

冯小不甲经常看到这个地方的秘名,徐锡泰同志把它解释为甘肃灵台西的秘胡子[15],非常正确。米苏或米苏原本是一个姓尧的国家,被周温王摧毁。西周的秘密是周同姓,铭文中有一位秘密的叔叔,“大系列”被设定为穆王。公王在位时,有一个密康公,被王灭了。近年来,在灵台百草坡发现的西周初墓地可能属于秘境,其文物铭文中的景伯(老石玉伯)

叔叔,应该是秘书的医生的秘密。

上面讨论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可能属于西周早期。布家中也有一个人的名字,是在阜丰出土的方定中发现的,也是在周元中,应该是一个人。定年期是穆王,所以不甲恐怕不早于赵王,这很可能是 H11 甲骨文时代的下限。

因此,凤甲骨文的时代始于周温王,一直到康和赵,包括整个西周初期。

四、占卜与郑的关系

西周的甲骨文有一种由数字组成的词,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16]。张正宏先生解释说,这种数字符号是八卦,对于探索彝族的起源、文化史、思想史具有重要意义。

占卜和占卜是中国两种古老的占卜技术,分别是吉祥和邪恶。布用龟骨根据预兆的形状来判断吉祥和恶;蓍草是用来根据蓍草的数量排列卦象,从而决定承担责任。《左传》十五年云:“龟象也是,郑数也是。杜预先注意到图片上显示了这只,并公布了数量。虽然后世的占卜方法与龟和易相联系(如胡旭《占卜法详论》中引用的“吴中不法”),但一次占卜不可能像西周的甲骨文那样产生六个数字。然而,甲骨文骨头上的数字符号确实与某个兆克相关。为什么会这样需要解释。

西周的甲骨案例中发现了很多带有上述数字符号的案例,但在尹墟,如果不算思盘墨的版本,甲骨文上就没有这个符号。这种现象不能用周人推广郑法而商人不实行郑法这一事实来解释,因为“石本 ·著作》中含有“武娴为郑”,吴娴是商王太武的臣子,可以证明郑法是商人固有的;同时,在殷圩等商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一些数字符号[17],证明没有郑法。为什么会这样也需要解释。

我们认为这两个问题都可以通过文献来解决。

根据《尚书 ·洪范》中,在古代,占卜和占卜被用作两种独立的技术,即《祭经·曲丽”。古人常常在占卜前做一个篮子,如郑注“周 ·正仁“道:”占卜者先用占卜的时候,就不能确定占卜的谋杀了。“尤其是占卜重要的事情时,你应该先做,然后再占卜。”正仁云:

“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都应该先决定。”

此时,可以作为参考,可以在相关占卜标志旁边写下铭文的数量,以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估计西周甲骨上的数字符号是步骞之前对同一事项的勘探结果,与步昭有参照联系,但并非源自赵祥。

冯 H11:85 步甲:“七六六七一八,说:其箭□鱼。“前面的数字,张正宏先生按照《周毅》将其解读为顾卦,可依书查阅,确定是罪魁祸首。后面的「曰」字下方是一次又一次的占卜。箭鱼,见《春秋》藏十五年“雄箭鱼在唐”,《左传》将其解读为“陈宇又看它”。

虽然占卜和郑是平行的,但它们在古人的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同的。所谓“魈短龟长”或“魈轻龟重”,占卜被认为更为重要。一方面,由于占卜程序复杂,如《葬礼仪式》祭司“、”龟重、威望多“、”郑轻、威望少“,同时,也是因为用于占卜的甲骨相对昂贵,不易获得。殷兜的不甲大部分来自贡纳,一些龟类产于南方,甚至还有一些来自南阳地区 [18]。即使是牛刀片也不是平民可以随意使用的东西。所以,一个人的地位越高贵,占卜这件事就越重要,占卜就越多。相反,他们更多地使用郑法。“礼仪之书·《表记》说“天子无郑”,《竹云》:“据说,如果远征、分队巡逻,天子至高无上,一切重大事件都是占卜。殷圩是商王的旧都,甲骨文大部分是王的占卜,主要用于占卜,很少用于郑,这与文献的描述是一致的。

过去,学者们只知道殷墟的商朝甲骨,误以为甲骨是商文化的独特因素。在他的文章《解放后甲骨的新材料与整理》中,陈孟甲先生想尽办法将各地的甲骨与殷人联系起来 [19]。在《尹旭占卜纪要》中,他提出了周初期甲骨存在的可能性。现在我们知道,商朝和周朝都有带有字符的甲骨文,并且各自都有自己的占卜传统,这有助于研究商代周文化之间的关系,理解商代和周代之间历史变迁的意义。

目前,昌平百福和岐山凤妞的甲骨文还没有公布,很多重要内容需要后续讨论。我们对西周甲骨文的观察得到了各地考古界同志的宝贵帮助,在此感谢大家。

评论

[1] 陈梦佳,《尹旭占卜评》,左。

[2] 常文斋、顾铁福,〈山西洪东县方堆村出土的占卜骨〉,《文物参考》,1956年第7期。

[3] 李雪琴,〈论安阳小屯郊外出土的甲骨文〉,《文物参考》,1956年第11期。

[4] 与 [1] 板锤相同,右。

[5] [12] 李雪琴、王玉欣,《周元占卜选解》,《古字研究》,第4卷。

[6] 徐锡泰,《周元出土甲骨文的字体和孔型》,《考古文物》,1980 年第 2 期。

[7] 沈启武、朱云安,〈龟不通考(续)〉,华北编纂馆学报,第3期。

[8] 《文物》,1979 年第 10 期,图版吴:3。

[9] 李雪琴,〈小屯南地的甲骨文与甲骨文分期〉,《文物》,1981年第5期。

[10] 郭宝军,〈195O年春殷僩发掘报告〉,《中国考古学》第5卷。

[11] 胡厚轩,《殷兩发掘》第二章。

[13] 陈孟甲的《西周青铜王朝(二)》将巢称为“说文”,在今天的河南新野,但乡是汉代的地名。

[14] 考古研究所奉溪考古队,〈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陵清理情况简报〉,《考古学》,1965年第9期。

[15] 徐锡泰,〈周元出土甲骨文中人名、官名、方国、地名〉,《古字研究》第1卷。

[16] 张正宏,〈周初青铜铭文中义卦的试译〉,《考古学》1980年第4期。徐锡泰、娄东:《西周卦象画的试论》,《中国哲学》,卷三。张雅初、刘宇,〜商周八卦数符号的几个问题〉,《考古学》,1981年第2期。

[17] 同上,张雅初,刘玉文.

[18] 见纪德义,《商业历史资料集》,第1章,第2节。

[19] 陈梦佳,〈解放后甲骨新数据与研究〉,《文物参考》,1954年第5期。

李雪琴的《西周甲骨若干研究》发表在1981年第9期《文物》上。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