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真实性及身高1.56米

2024-08-25 -

我两周发了八篇博文,说蜀汉是沿用汉朝23.1厘米的标准,曹魏是24.0厘米,孙吴是24.8厘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说三国(220-265)的尺长是24.2厘米,其实不是。三国是三个国家,应该有三个标准。

有确凿证据表明曹魏使用尺为24.0厘米(或最大至24.1厘米):河南洛阳曹休墓、山东东阿曹植墓、湖北樊城蔡钺三国墓、河南安阳西高穴墓等均使用魏尺修筑砖墓。

汉献帝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六月,曹操下令修筑高陵,二十五年一月去世,二月下葬,十月曹丕改汉为魏。汉代将比例尺由23.1厘米改为24.0厘米,没有证据证明。安阳西高穴墓是否为曹操墓,尚有疑问,相关说法或有疏漏,谨谈一谈拙见,供各位专家参考。

[1] 潘伟斌,朱树奎.曹操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高穴。考古学,2010,(8):35-45+115+106-107

[2]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曹操高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1 确定古代尺子的长度并不困难

如果制作器物时用尺子,那么就用适当的尺子量取适当的部位,以取得规律性——控制部位的长度有一个共同的因素,那就是寸长。例如石圭的长度为28.8厘米,宽度为7.2厘米(简报[1]说7.4厘米是错误的),石璧的外径为28.8或28.9厘米,孔径为7.2厘米。如果寸长为2.4厘米,那么就是十二寸三寸。只要是精美的器物,尺寸都是有严格要求的。笔者以此为依据确定了各朝代的尺度,不再赘述。

13.9厘米的骨尺上有三寸的标记,但报道[2]并未测量尺长;4.8厘米和5.4厘米的骨尺残片测量为22厘米长。但从照片中可以判断,骨尺残片长约二寸二寸半。考虑到数据最大误差为±0.05厘米,推算尺长24.0±0.3厘米并不难,更何况还有尺子的线描图;骨尺的线描图也显示尺长约24.0厘米(注)。两位专家仅凭尺长22厘米就声称“石簋长13.1寸,超出王侯之规”,以此证明曹操墓,实在令人费解。

曹植墓_曹植墓_曹植墓

曹植墓_曹植墓_曹植墓

曹植墓_曹植墓_曹植墓

注:博文《西高穴出土骨尺、骨刀尺为魏尺 24.0厘米》已做更正和解释,疏漏之处总会有,希望能尽快发现。

曹植墓_曹植墓_曹植墓

2 只有用古代尺子测量古墓,才能了解古人的设计

报告[2](P70、99)称“墓室底部距当时地面约12米,距现地面约15米”,即墓深50英尺。墓道长39.5米,顶宽9.8米,后者的目标值为40英尺(960厘米),而底宽4.1米17英尺(408厘米)作为控制尺寸。双拱形墓门,外拱宽1.95,内拱宽1.68米,即8英尺加3厘米7英尺。门槽宽0.24米加1英尺。门墙厚1.45米6英尺加1厘米,高1.68米7英尺。墓砖长48厘米,宽24厘米,也就是二尺一尺。平砖厚12厘米,厚五寸。楔形砖厚9或10~12厘米,用于拱门。可惜数据准确性有点欠缺——楔形砖薄边约9.5厘米,约四寸(9.6厘米)?

曹植墓_曹植墓_曹植墓

东西走廊、前后房、侧房平面数据如下表,以尺长24.0cm计算,偏差以字母表示,A~E代表偏大1~5cm,a~c代表偏小1~3cm。

前后室间甬道长度2.45米,足足多出5厘米。不知道数据是错还是四舍五入;另外,以上数据已四舍五入24次——偏差在3厘米以内。这是一座1800年前修建于地下12米的砖室墓。上覆土层又增加了3米,结构因盗墓而略有损坏。

简报[1]称“后室至北侧室的甬道长0.97米,宽1.17米,后室至南侧室的甬道长0.97米,宽1.28米”,而报告[2]称两甬道“东西宽1.16米,深0.98米(P77)”。甬道长(深)为4英尺加1厘米或2厘米,宽度不详——南侧室的甬道宽1.28米或1.18米是错误的,所以两甬道的宽度为5英尺减2厘米和1厘米。作为参考,两甬道的拱高相同,为0.72米和3英尺,所以宽度应该相同,不能相差0.10米。常规尺寸的墓砖控制了结构尺寸。

西高穴墓的修建必定有设计图,图上的数据以尺为单位,尺长为24.0厘米或略大(小于24.1厘米)。必定有多人参与修建,他们手中的尺子不会有1毫米以上的偏差。如果考古学家懂得用古尺测量古墓和古物,或许可以减少一些疏漏。

曹植墓_曹植墓_曹植墓

3 报告中称“曹操身高约1.56米”,这似乎是遗漏

西高洞发现3具头骨,1号为男性,报告称其身高以股骨为准,为1.56米,3号为女性,报告未提及身高,相关内容(P114)转载如下。

曹植墓_曹植墓_曹植墓

但报告第一节“第十七章相关研究成果”中却有王明辉先生提供的人骨鉴定结果:男性1号年龄估计在60岁左右,女性2号年龄在20-25岁左右,女性3号年龄在50岁左右。股骨和肱骨高度估计为151和155厘米。王明辉先生并未提及男性股骨,但明确指出,四肢骨骼纤细是女性的特征(P280)。

曹植墓_曹植墓_曹植墓

报道[2]如果王明晖先生的鉴定结果需要修改或者有其他发现,需要明确说明。现在有些人把曹操身高1.55米或者1.56米当成事实,用尺子长22厘米来解释就是七尺。没有真凭实据证明曹操身高七尺,尺子长22厘米肯定是错的。

4 安阳西高穴墓是否为曹操墓仍有疑点

西高穴墓为曹魏墓,但关于其是否为曹操墓,一直存在激烈争论。唯一直接证据是出土的刻有“魏武王”字样的圭形石碑。以下是报告中“长索永”图片的复制版。

曹植墓_曹植墓_曹植墓

两块石碑完整修复,四块残缺;其中“杀虎短枪”三件、“杀虎戟”两件、“犀牛长盾”一件。此外,还有“魏武王常用的杀虎大刀”和“魏武王常用的慰问颈石”等,均是盗墓贼所为(下图)。前者似乎是鲕状灰岩,断口较新鲜。有专家称“曹操墓中有四对礼器”的说法并不准确。我注意到——或者别人已经指出了——圭形石碑的字体有些奇怪:“勇”字左上角有开、半闭、闭三种写法,“挌”字右上角有两种写法,“虎”字有四种写法,“短枪”有两种写法。

西高穴出土类似文书的六角形石碑55块,碑底宽4.8厘米,形制完整,文字规范(上图,以洛阳西朱村出土石碑为参照)。“常所用”圭形石碑碑底宽3.2厘米,文字略显不规则(下图)。

曹植墓_曹植墓_曹植墓

曹植墓_曹植墓_曹植墓

少数学者,如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考古学会理事长的徐平方先生(1930-2011)等,对这些石碑持谨慎态度,认为它们不能作为曹操墓的铁证。短矛和长戟可能是曹操送给墓主人的物品,石碑也可能是盗墓者送进古墓的仿制品。西高穴墓多年来一直处于失控状态。

敢言的“考古界良心”已逝世 2011/08/18 来源:东方早报

5 西高穴墓似乎不是简单的墓葬,现在要认定是曹操墓,需要找到有明确年代的汉代墓葬或器物。适用尺长24.0cm。最后扫描了吕思勉先生(1884-1957)《三国志》残篇,结束三国尺长这个话题。谢谢大家的关心和鼓励。

曹植墓_曹植墓_曹植墓

上一篇:三国有三种尺长(下):蜀尺为汉尺23.1厘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