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和他的墓碑的设计者
赫鲁晓夫的墓在新圣女公墓的庭院里非常显眼。 墓基由四块花岗岩石板砌成,一侧嵌有死者姓名,另一侧嵌有死者生卒日期(1894-1971)。 墓基北端立有一座高约3米、宽约2米的墓碑。 墓碑由黑白花岗岩几何体相交而成。 赫鲁晓夫的头像夹在黑白几何形状的支架上。 这尊头像完全是现实主义作品,其作者涅兹维斯尼是一位现代主义雕塑家。
那是1962年,莫斯科美术家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展上。 赫鲁晓夫带领全体党政领导人参观画展,目的是准备拒绝不符合政府要求的创作。 当赫鲁晓夫看到一些非现实主义的作品时,他大喊:“驴甩尾比这些东西好!” 有人说画展的主角是涅兹维斯尼。 赫鲁晓夫看了他一眼,称他为同性恋。 当时已是 32 岁的成年人了。 他参加了卫国战争,战后进入莫斯科国立大学哲学系。 同时,他接受了正规的美术教育。 他的作品在整个苏联的年轻画家中非常有影响力。
听了赫鲁晓夫难以忍受的辱骂,他没有答应。 他首先向站在旁边的苏联文化部长福尔采娃道歉,因为她是女性,然后用不尊重的语气回应了赫鲁晓夫。 丈夫:“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现在就给我找个大姑娘吧,我会当场向你证明我是个什么样的同性恋!” 赫鲁晓夫当时并没有生气。 赫鲁晓夫观看涅兹韦斯尼作品时,还骂他吃人民的血汗钱,排臭狗屎。 涅兹维斯尼反驳赫鲁晓夫说他根本不懂艺术,他是一个局外人,对美学领域一无所知。 那次对峙给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赫鲁晓夫在离开前与涅兹韦斯尼握手。
赫鲁晓夫下台后,想缓和与涅兹维斯尼的关系,曾三次邀请涅兹维斯尼到自己家里做客,但涅兹维斯尼始终没有去。 赫鲁晓夫去世后,他的儿子找到涅兹韦斯尼,请他为父亲设计并制作一座墓碑。 内兹维斯尼同意了,但有一个条件:他要做他想做的事,其他人不得干涉。 涅兹维斯尼后来得知,请他设计墓碑是赫鲁晓夫的遗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