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方正县为日本侵略者树立了纪念碑。千里之外砸碑的“五壮士”结果如何?
2011年8月4日,北京站站台人满为患。他们举着“热烈欢迎五壮士凯旋”的横幅,向黑龙江方正县返京的五位年轻人表示欢迎。这五个人做了什么,车站的人欢迎什么?
和平时期的中国还需要“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英雄吗?
原来,事件起因是黑龙江省著名风景区方正县斥资70万巨资,为侵华“驻军”先遣部队修建纪念碑。但这个所谓的“中日友好花园”是不允许中国人随便进入的。
7月底,有关此事件的消息在网上持续发酵,引起全国网友的关注和不满。网友痛斥方正县政府贪图小利,侮辱国家,伤害民族感情。 2011年8月2日,来自河北、江西、湖南、北京等地的年轻人聚集在北京,买了两大桶红油漆和锤子随身携带,然后租了一辆车,一路开往黑龙江方正。省县计划毁掉所谓“日本先锋队”纪念碑。
第二天下午3点,五个年轻人终于到达了“日本先锋队”纪念碑。但可能有人泄露了消息,这极大阻碍了他们的行动计划:方正县通往中日友好花园的道路已被封锁,多名警察24小时守卫。几人一致认为,现在已经不可能从正门进入了。于是我开车绕了几公里,打算从山后爬过去。
山路不好走,五个人跌跌撞撞,摔倒了好几次,才终于看到了墓地区域。翻过一堵墙、两道铁丝网,躲过七八名看守现场的工作人员,终于到达了墓地。面前是他们憎恨已久的“纪念碑”。然而,刚拿起锤子砸了几下,巡逻人员就警觉起来。在他们的阻挠下,五人继续不时地砸碎纪念碑。不过这碑的材质倒是不错,竟然砸坏了五六个人。几分钟后,除了一个小坑外,仍然没有任何损坏。
于是,几人趁乱,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红色油漆,直接泼在了“先锋团”碑榜上。这种行为甚至遭到了工作人员的阻止。正当他们与花园里的管理员发生扭打时,大批警察开始赶到,强行制止了砸碑行为。
年轻人无奈,只好配合警方,到当地派出所做笔录。然而,在接受警方询问时,五名男子表示:这是中国的领土,为侵略者修建纪念碑是忘记历史,是中国的耻辱。我们之所以要砸它,就是因为我们无法忍受这种行为。考虑到该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危害较小,警方没有继续追究5人的法律责任。但警方却要求五人尽快离开方正县。五人同意后,警察将车一路护送到高速公路上才折返。
回去的路上,五人的心情都极其复杂。原本的计划是要盛大地摧毁这座献给侵略者的纪念碑,但没想到却失败了,没有对这座可恶的纪念碑造成实质性的损害。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可怕了。
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当他们垂头丧气地出现在北京站时,出口处已经挤满了人,举着巨大的横幅,上面写着“欢迎砸碑的五位英雄凯旋归来”。原来,虽然他们的行动没有完全成功,但这种勇敢的行为仍然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和赞扬,甚至有民间组织还给五人每人发放了2000元现金作为奖励。几人激动得当场落泪,说道:砸碑计划虽然失败,但无怨无悔;只要这座纪念碑还有一天,他们就会集中一切力量让它倒塌。
就在“砸碑”事件曝光后,方正县副县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方正县设立日本人贫困公墓就是为了反映当时的特殊历史。立碑的意义只是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人民“以德报怨”的志气,也是为了警示和教育后人,让他们反思和铭记这段历史。
但这种说法显然缺乏说服力,有网友恶狠狠地反驳了县长的话:“难不成有人到你家来撒野,你还想立碑纪念吗?”此外,针对采访中所说的“反思”二字,网友们表示愤慨:加害者不反思自己的错误行为,反而让受害者树立纪念碑反思。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真理呢? !
随后,方正县最终在网络铺天盖地的舆论声讨下屈服,悄悄拆除了“先锋团”纪念碑。与此同时,引起全国人民关注的“砸纪念碑”事件终于平息。然而,纪念碑可以竖立,也可以拆除。然而,中国人民的感情真的可以如此肆无忌惮地伤害吗?日本所谓的“先锋队”真的只是平民吗?
20世纪初,日本大力宣扬“真正的幸福新世界在满洲里,在壮丽的8000公里国界上”。于是,在这种势头下,日本33万穷人组成的“拓荒队”就离开了日本,闯入了中国东北。他们配备了与陆军士兵相同的火炮和机枪。进入东北后,他们利用武器优势强行买卖我国东北居民。他们低价购买了3.9亿亩土地,迫使我国超过500万居民失去土地。土地流离失所,最后不得不生活在日本人形成的所谓“团体部落”中,遭受压迫和欺凌。
此外,大量日本人开始疯狂掠夺我国的煤炭、木材等重要生活物资,甚至将这些物资和燃料运回日本消费。像这样的“移民”群体有860多个。当他们伤害中国土地、伤害中国人民的时候,他们的目的就已经很明确了。
那是:
“本土化”中国,彻底把中国东北变成日本民族真正的“故乡”;
准备侵略战争的后备部队;
转移日本国内的经济压力和阶级矛盾。
可以说,这种行为就是妥妥的移民入侵,而这些所谓的“先锋”只不过是没有穿军装的入侵者。
然而,随着两国战争的爆发,日本在中国抗日武装的攻击下节节败退,其在东北的据点也随之土崩瓦解。这种情况下,日本侨民陷入了极度恐慌。他们开始思考各种逃走的办法。有的选择回到日本老家,有的直接选择自杀,还有的干脆留在中国。
直到战争彻底结束,善良的东北人民仍然选择接纳这群被称为“被迫”的外国人。因此,不少日本人选择在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方正县聚居。他们与当地人通婚,在那里做生意,平日里甚至可以直接用日语交流。当地的华人对他们也极为友好,仿佛过去的战争并没有对这些日本人造成丝毫的影响。
方正县确实很好地接纳了他们。县内不仅散布着日式学校,还有用日语书写的商店和餐馆。在当地长大的女孩大多选择嫁给日本人。县内金融机构也开始涌现大量来自日本的资金。为了进一步吸引外资,方正县领导开始修建所谓的“两国纪念碑”。顾名思义,两国肯定代表中国和日本,因此纪念碑上分别刻有“中国已故养父母名单”和“日本先锋团已故成员名单”。此外,还在东北烈士陵园旁建立了“中日友好花园”。
不过,这座建在方正县的花园碑只允许日本人进入,不允许中国人进入。
在中国,有一个景点是中国人不准进入的。这种离奇的行为一经报道,立即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说:“方正县花钱为日寇立碑,就为了一点点钱。”小李居然还赞扬了日本侵略者。难道他们忘记了国耻吗?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