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风俗,让祭祀更“清明”
近期,南通多地墓地、殡仪馆正在有序开展清明扫墓活动。 20日,记者获悉,上周末南通市迎来了第一个扫清小高峰。 市陵园管理处日均接待游客5000人次,其中东华楼陵园日均接待游客4500人次,天府殿游客量1500人次。
与往年一样,市陵园管理处为前来祭奠墓碑的市民免费提供画笔和颜料。 东华楼墓园免费配备轮椅、雨伞等设备。 清明节期间,市公墓管理所清扫时间为周一至周五8:30至17:00,周末7:30至17:00。 如果您无法亲自去敬拜亲人,一些组织还提供代理敬拜服务。
近年来,文明节俭殡葬、节地生态殡葬、绿色低碳殡葬服务已成为新趋势。 “表达缅怀,重的是情感和内容,而不是规矩和排场。线下祭祀时,祭品可以是适量的鲜花、时令蔬果,也可以是死者生前喜爱的食物,既文明又暖心。祭奠结束后,“大家可以分享祭品,也可以把祭品带离墓地。 扫墓周也意味着新周期的开始。”市陵园管理办公室主任丛元军主张,除了现场扫墓外,还可以选择云追悼会、云追悼会、家属追悼会、等形式。
此外,无烟节日也已成为主流。 2020年11月,崇川区率先下发文件禁止焚烧祭纸。 今年2月,南通开发区发布禁止焚烧祭纸的通知,并决定从4月1日起在全区范围内实施。东华塔陵园办公室副主任徐兴文表示,为有效避免烟雾,由于焚烧祭物造成噪音等不良影响,今年严禁携带纸捆、鬼钱等祭物入园。
(范记者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