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预约、分时扫墓、代人扫墓——清明节北京八宝山人民公墓扫墓体验
北京市八宝山人民公墓工作人员正在清洗墓碑(3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子阳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题:网上预约、分时扫墓、代人扫墓服务——北京八宝山人民公墓清明扫墓体验
新华社记者 邰思聪
清明节将至,北京八宝山区迎来众多扫墓群众。与往年不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扫墓群众减少。网上预约、分时扫墓、代人扫墓成为今年北京扫墓服务的新特色。
3月13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今年清明节祭扫具体安排,今年清明节期间,全市殡仪馆、营业性公墓和大型公共公墓骨灰坛将实行预约分时祭扫。
据悉,北京各殡葬服务机构自3月21日开展扫墓活动以来,累计接待祭扫人员39.1万人次。
八宝山人民公墓是北京地区埋葬亡者最多的公墓,也是每年清明节期间游客最多的公墓。
在八宝山人民公墓门口,记者看到,前来祭拜的市民比往年要少一些。在身着防护服的公墓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按规定时间到达的民众按照网上预约、电话预约的方式排队,踩上浸泡过消毒液的地毯,接受红外体温检测,最终抵达公墓门口。大门一侧设置有临时接待台。工作人员提醒前来祭拜的市民出示网上预约的电子二维码和身份证件,核对信息无误后方可进入公墓进行祭拜活动。
墓园里,随处可见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穿梭于各个区域,核对手中的表格,寻找墓碑,他们是八宝山人民公墓扫墓服务队。
负责协调追悼会队伍的队长刘昆带领队员们,提着水桶、抹布,穿过墓碑林,来到墓地北侧的骨灰安置所怀思亭。由于墓地占地400余亩,面积大,墓碑多,刘昆和同事们花了不少时间寻找墓碑。
在骨灰盒前,刘昆和同事们通过对照表格上的信息,寻找逝者的名字。找到后,他们戴上手套,拿起浸满清水的抹布,轻轻擦拭石碑上的名字,摆上三朵菊花,深深鞠躬三次。整个过程虽然短暂,但每一步都庄严严肃。
刘昆和同事们身着防护服,慢工细活,每天工作近10个小时,完成近40次代祭服务。
休息期间,刘昆喝了一口水说:“因为疫情原因,很多人不能到现场祭拜亲人,就委托我们代为做追悼会。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把他们的追悼会工作做好,让他们放心。”
北京市八宝山人民公墓工作人员完成追悼会后向墓碑鞠躬致敬(3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子阳
北京市八宝山人民公墓工作人员向逝者敬献花圈(3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子阳
画廊
+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